中國傳統醫學認為,濕寒進入關節腔,可能引起疾病。各類關節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:在寒冷、潮濕的氣候環境下,癥狀加重。
作為人體重要的負重關節,膝關節最怕冷。膝蓋我們稱之為“皮包骨”,這個部位脂肪和肌肉較少,皮下肌腱和關節囊,御寒能力較差。
膝蓋受涼,其周圍血液循環變慢,局部組織所需氧氣和各種養料就會減少,而代謝產物卻在局部堆積,從而誘發滑膜炎、滑囊炎等膝關節疾病。
“樹老根先枯,人老腿先衰”。
腿部本身離心臟位置遠,血液循環并沒有上半身那么快速,加上人們夏天喜歡穿著短褲短裙吹空調,秋冬為了好看下半身也經常穿的很薄,這都讓雙腿積攢了大量寒氣。
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,中國關節炎病人已達1.2億人,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約62%患有骨關節炎,7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80%,而最主要的是患病呈現年輕化,2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從0.06%上升到1.72%。
正所謂,保暖先保腿,護腿先護膝。膝蓋非常脆弱,要及時用心的去保護它,若是等到痛的時候才想起去養護,那豈不是徒增一場疼痛?
單腿站立,看是否輕松和膝蓋是否疼痛。
石墨烯護膝的遠紅外線對人體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對人體皮膚、皮下組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和較強的溫熱效應。
當遠紅外線輻射人體時、人體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溫度就會相應增高,從生理學上看,就是人體皮膚及皮下組織獲得了溫度效應,全身均勻而舒適地溫暖起來。經機體經絡的傳導產生溫灸效應,從而行氣活血、溫中散寒、祛風勝濕、消腫散結。
同時,遠紅外線引起人體細胞活化作用,其原理是在于遠紅外線可對細胞產生共振作用。
據研究,人體是一個含水量極豐富的生物體,成人的水份占體重的60%,其中大部分,即40%在細胞內,稱為細胞內液,小部分即20%存在于血漿和組織間液之中,其中16%為組織間液,4%為血漿。
當遠紅外線作用于細胞時,主要會引起細胞內外水分子的振動,把人體內老化了的大分子團的水變成較小分子團的水,使水分子及蛋白質活化,激活細胞,作用于局部、可使微血管擴張、血流加速并開通側枝循環,改善微循環障礙,提高細胞組織的供血、供氧量,加速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和消散,加強新陳代謝使人體處于極佳的健康狀態。